找到相关内容4484篇,用时4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观音传说 (上)

    乃是观音菩萨慈悲变现而来。  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?根据梵文「阿缚卢枳帝湿伐逻」的原义,含有「观照纵任」或「君主」的意思,也就是观照而任运自在的意思。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作一解释,他说:...得除灭。况复有人,依此经教,如修行,当知是人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如在掌中。」释尊亦在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中告诉阿难:「但常称名号,等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数如来功德。何况至诚供养,其福无量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63988661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批注

    ,简称“能、所”,亦即心境也。老宿云:“心本无生因境有。”言境为心之所造,心为境之所生,心、境息息相关,无时或间;如使心、境两忘,即归空洞,然非佛性之显示耳。   观照般若之作用,所谓“唯心”是...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批注 弟子邢蓝田笔记 月溪禅师讲   《心经》会之因由  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外灵鹫山,入深妙观照品三昧,是时,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,观照般若波罗蜜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83889013.html
  • 月溪法师: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

      月溪法师: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  弟子邢蓝田笔记 月溪禅师讲   《心经》会之因由  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外灵鹫山,入深妙观照品三昧,是时,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,观照般若...曰“所缘”,简称“能、所”,亦即心境也。老宿云:“心本无生因境有。”言境为心之所造,心为境之所生,心、境息息相关,无时或间;如使心、境两忘,即归空洞,然非佛性之显示耳。   观照般若之作用,所谓“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2589263.html
  • 武夷山志——佛教篇

    如云廓天布,以授学者,与浮词滥语何啻天冠地履”。绍兴二十五年(1155年),卒于盛年。逝世前,弟子曾求示教,道谦笑道:“本空,三界非有死生,预何安著,忍为骇俗态耶?”又再撰一诗《送人》示寂,诗云:...瑞岩,人称其为瑞岩寿圣寺,历代都有重修增建。寺有山、水、岩、洞、塔、桥、亭、阁、楼、殿之胜,古树崔巍,蔚为壮观。赵抃、刘子翚、李佑、黄嘉宾等先后写下数十篇赞美诗文。刘子翚诗道:“寻师扪壁入仙源,涧冷冷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2224389674.html
  • 佛说盂兰盆经解

    释通题,在别题中,先释佛说,次释盂兰盆。   佛说二字,先释佛,次释说。   佛是梵语,具云佛陀,译为华语,就是觉,而佛的觉,是究竟觉,因佛俱不凡的大智慧,了知宇宙,皆是空化,悉是无常,不被物欲...佛俱一切智,了达宇宙,佛悟道后,身俱六通,足迹遍满天上龙宫,天体地形,知之甚详,若以现在一般科学家,以精心研究世上各种科学,这种技术上的智慧,若以佛的智慧来比较,真是沧海一滴,所以佛的智慧,才可称为...

    纯果法师

    孝亲|盂兰盆经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7191290072.html
  • 普贤上师巴支仁波切的故事

      隆多丹碧尼玛是巴支仁波切的大弟子。他在野外修行时,与上师学习“大圆满”的理论和修法,达二十五年之久。   法身是指佛的无形无色之身,就是究竟真理。是实相或本具之体性。金刚萨缍身白色,是代表...戴着寺院华丽的帽子、宝冠及各种垂饰物;精美的马鞍、花彩,将坐骑装饰得十分华丽;长管号角、海螺贝壳及铜制喇叭,奏出和谐的天乐。每位尊贵的喇嘛都被恭请到法座上,法座的高度视喇嘛的地位而定……接着会的仪式就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8455990572.html
  • 悟真直指

    一乘,而听学者随量会解,自然成三乘之差。此后若有根性猛利之士,见闻此篇,则知伯端得闻达摩、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,可因一言而悟也;如其习气尚余,则归中下之见,亦非伯端之咎矣。   时,元丰改元戊午岁...纯阳不死之天仙,岂不快哉!   噫!本来真性号金丹,四大为炉炼作团。悟之者立跻圣位,迷之者劫沉沦。有志者可不勉诸。   其四   此真中妙更真,都缘我独异于人。   自知颠倒由离坎,谁识...

    张伯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4390911.html
  • 《你可以不怕死》(一行禅师著,胡因梦译)连载之一

    严密的科学方法证明了“质量守恒定律”。著作有《化学要论》、《化学物质的命名》。   [3]正念:佛教用语。(一)修行方法,八正道的第七支。谓将心念专注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。(二)忆念空性。在此指第二种意思。   [4]《心经》:佛教典籍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的简称。仅数百字,一般将之视为《般若经》纲要,是汉、藏佛教最流行的经典之一。   [5]依他起性:唯识宗把宇宙分为三...

    一行禅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15891518.html
  • 晚明天主教与佛教的冲突及影响

    ]佛教(尤其禅宗)则认为天地万物乃至诸佛全由人们心识产生,“一切万,尽在自心中”,“在自性”,[23]自心(或自性)即人的灵明之性,有时也称之为佛性或“法身”,它是世界的本原,“灵明之性,无始无终……乃天地万物本原。”[24]当自心清净明彻时,世间万物就自现其中,“于自性中,法皆见”,这时法性(万物本性)与自性或佛性就成为一体。所以说自心或佛性就是宇宙之本体。   虽然自性可以变现诸法,...

    马晓英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091549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研究

    身口意三业清净,妄心不起,归一,心如止水,圆融自在,即达三摩地境界,也即即身成佛。   《楞严经》全名为《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行首楞严经》,“密因”即是整个宇宙生命的真相,因众生不悟而...宝典,故特推荐观音耳根圆通法门,而念佛法门也是千经论所指的殊胜法门。念佛一与耳根圆通法门本不相违,念佛本为妄念,但此乃以毒攻毒,正好反闻闻自性。自性弥陀与西方弥陀互相契印,即入三摩地。我们所居的娑婆...

    曾琦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091575.html